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强化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放水养鱼,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如何理解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的减税降费政策?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又是怎样的概念?全国两会期间,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樊勇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一般来看,制度性安排更侧重于基础性、系统性和稳定性,体现的是政策较长时期的调控,而阶段性政策更多是一种暂时性政策举措,也可理解为一种暂时性或临时性的制度安排。”樊勇表示,理解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减税降费政策,首先要从了解“阶段性政策”和“制度性安排”两个名词开始。
樊勇认为,制度性安排是指为实现既定政策目标而制定的系列规则,从时效上看,可以是晢时性的,也可以是较长时期的,主要视期望实现的政策目标不同而定。比如,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就是一项为助力经济可持续增长而采取的较长时间的制度性安排。
阶段性政策可以理解为一种暂时性制度安排,主要是针对社会经济出现的偶然的、突发的冲击而出台的部分临时性、局部性政策,目标是助力经济走出困境,回归较正常水平。比如,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国此前出台了有效期为3个月的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等政策,暂时性帮助小微企业纾困发展。而随着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我国又将上述政策延长至今年年底。
樊勇认为,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刻面临着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不稳定状态带来的风险。为应对这些风险,我们既要有系统性、较长期的制度性安排,以解决一些结构性、基础性问题,也要有阶段性政策,以应对社会、经济、政治乃至生态环境等偶发性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
“能否及时、灵活地出台一些阶段性政策,以有效消除或减少对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是对政府高质量政策管理水平的考验。”樊勇说。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新增2.5万亿元又是怎样的概念?
“从规模上看,2.5万亿元的减负规模超过去年,再创历史新高,这也是积极财政政策更积极的具体体现,再次明确了减负预期。”樊勇说。
在樊勇看来,2.5万亿元的减负规模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体现了政策延续性。巩固去年减税降费改革成果,主要包括增值税税率降低,以及简并税率改革和降低企业养老保险费率改革。二是体现了政策的阶段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前期出台的6月前到期的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等政策,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这是政策调整阶段性的体现。三是强调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尽量缩短理论设计上的减税与市场主体享受到的实际减税之间可能存在的缺口,充分发挥减税降费的政策效果。
桂林注册公司,桂林代办营业执照,桂林代理记账、桂林代办公司、代办公司注册、变更、注销、税收筹划、代办各类许可证书、法律咨询服务、会计服务。
客户的满意就是我们的服务标准!
桂林广泽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