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打通产销链
“农产品难销,工资难发,我心里一度很难受。”福建省人大代表陈丽玉用了3个“难”字描述过去这段日子。
年近花甲的陈丽玉是泉州市德化县一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的负责人。近年来,她带动30多户村民种植大果油茶、毛竹等,走上了致富路。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合作社的新鲜瓜果蔬菜滞销,许多农户上门诉苦,陈丽玉面临巨大的损失和压力。
正在她心急如焚时,当地税务部门传来一个好消息:依托税收大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查询分析和部门协作网,税务人员发现了一家扶贫电商平台,可以为鲜果蔬菜打开销路。“这家电商平台正是我们想找的!”陈丽玉告诉记者,税务人员来了好几趟,最终解决了滞销产品的出路问题。
在福建,一场通过挖掘税收大数据潜力,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暖企”行动正在让更多企业得到实惠。
全国人大代表、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书记张林顺表示,税务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了力。许多中小型企业的产销链打通了,员工工资有了保障,百姓生活也更稳了。
减税费疏通资金流
为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福建省税务部门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四批税费优惠政策,各项硬核举措让企业界代表委员深有感触。
“住宿服务业对市场的反应最敏感,我们在这次疫情中损失很大。”福建省人大代表、三明市天元集团董事长朱庆添拿出了一份收支账单。记者在账单上看到,第一季度该企业营收惨淡。
“好在,税务部门及时送来了税费减免政策。”朱庆添表示,第一季度企业享受到免征增值税和三项社保费优惠共计20万元,缓缴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15万元,一定程度缓解了资金困难。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福海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行政办公室主管郭晶晶告诉记者,税务部门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加速审核企业备案材料及退税资料,仅燃料油消费税一年就可退税9亿元。她希望,“后疫情时代”税务部门能继续围绕减税费、优服务,在物流和下游产业链上给企业提供更多帮助。
面对外贸企业经营压力骤增,福建税务部门还持续加快出口退税,助力稳外贸,企业界代表委员获得感满满。“24小时到账,高效!”福建省人大代表、福建省德化县同鑫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俩相表示,疫情是挑战,也是机遇。企业将把近30万元退税款投入新产品研发,争取更多市场份额。
“非接触式”办税受欢迎
见到全国人大代表、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车间主任粟琼时,她正在生产车间跟进查看复工复产情况。
“通过便捷高效的‘非接触式’渠道就能办税,还能免费邮寄发票,真的要为税务点个赞。”粟琼表示。
据悉,为推动“非接触式”办税成常态,福建省税务局依托网络办税系统,及时发布税费政策指引,对复工企业安排专人精准送政策上门,提供个性服务。
“在家就能办税,专家团队上门,税费优惠政策优享又易享。”福建省政协委员、兄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登辉伴着“兄弟物流”这块企业招牌迎来了第20个年头,税务部门的努力和办税方式的变化,他看在眼里、赞在心里。
福建省人大代表、长乐金源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洪也告诉记者,“非接触式”办税模式安全、便捷、高效,符合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值得推广。他希望疫情过后,税务部门把这项举措常态化,进一步推进实体办税服务厅向网上延伸。
桂林注册公司,桂林代办营业执照,桂林代理记账、桂林代办公司、代办公司注册、变更、注销、税收筹划、代办各类许可证书、法律咨询服务、会计服务。
客户的满意就是我们的服务标准!
桂林广泽财务